重庆雪聪网
我的

水库诱发地震的发生机制:分析水体压力对地质结构的影响

2025-08-30 13:59:02 浏览次数:0
详细信息

水库诱发地震(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 RIS)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核心在于水库蓄水导致的地壳应力场变化,特别是水体压力(包括水体重力和孔隙水压力)对地质结构(尤其是断层)的扰动。水体压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影响地质结构,最终可能触发地震:

水体重力加载(直接效应):

孔隙水压力增加(间接但关键效应 - 有效应力原理):

孔隙水压力的物理化学作用:

孔隙压力扩散的延迟效应:

触发条件与关键因素:

水库蓄水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会诱发地震。以下因素增加了RIS发生的可能性:

总结:

水库诱发地震的核心机制是水体压力(特别是孔隙水压力)通过降低断层的有效正应力,从而显著削弱断层的抗剪强度。水体重力加载会改变区域应力场,为断层滑动提供额外的驱动力或改变其应力状态。水的物理化学作用进一步弱化断层物质。孔隙水压力向深部发震断层的扩散存在时间延迟。这种扰动最终可能导致原本处于临界状态或接近临界状态的断层发生滑动,释放地震能量。因此,水库蓄水相当于给一个已经上紧发条(积累构造应力)的“地震钟”添加了最后的“推力”(降低有效应力和强度),使其提前或更容易启动。

相关推荐